玩遊戲設施請評估安全性:太陽底下玩單槓磨破皮

undefined

校網

曬傷護理--小孩一方面因皮膚較細,陽光較易穿透,另一方面,小孩皮膚含水較多,導熱較快。 結束戶外活動時可先用毛巾或冰袋濕敷,活動中活動後都需補充大量水分。

何時須就醫:1.若是有下列任何狀況一定要就醫:皮膚有傷口、刺痛不已、長水泡、發燒。2.若是有下列任何脫水的情形,立刻上醫院急診:神智不清、幾乎沒有排尿、眼睛凹陷、皮膚鬆弛起皺、口舌極度乾燥。

皮膚紅、腫、熱、痛...「曬傷」怎麼辦?

結束一天的海濱旅遊,發現皮膚紅、腫、熱、痛,還會發癢。 曬傷了,該怎麼辦?

難得的暑假,加上燦爛的陽光、藍天,於是不知不覺在海邊玩了一整天。

 

晚上回到旅館,夕陽美景仍盤踞腦海,但是,即使在室內,卻覺得全身發紅,熱烘烘的,還忍不住開始抓癢,但是一碰到皮膚就疼得不得了。更嚴重的是,一覺醒來皮膚還像長了黑癬,一層層的脫落。

你曬傷了。身上較突出的部份如臉頰、鼻子、頸背、耳朵,或是平常上班時被衣服遮住的肩膀、腿,都可能是受害最嚴重的部位。

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是殺手。UVA紫外線穿透力強,除了把你曬黑,還可穿過皮膚表層,深入皮膚真皮層,破壞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,是引起皺紋和皮膚老化的隱形殺手;UVB紫外線能量更高,把你曬黑又曬傷,是造成皮膚癌的元兇,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紹毅解釋。

不只是皮膚,頭髮也可能被曬得分岔,易斷裂。嘴唇也可能乾燥、龜裂。

曬傷的症狀多發生在暴露於陽光6∼12小時後。起初因血管擴張會感到灼熱、刺痛。接著紫外線引起皮膚深層化學反應,釋放大量過敏物質而引起皮膚癢。脫皮則是發生在曝曬24小時後。若傷害深達真皮層,發炎反應更嚴重,水泡就會出現,甚至還會有滲出液。

曬傷的程度又依個人對光的敏感性不同而有差異。皮膚顏色較淺的人較易曬傷,其他如紅斑性狼瘡、紫斑症的病人,會對光較敏感。

藥物也會影響光敏感性。正服用四環黴素、利尿劑、鎮定劑或磺胺劑(泌尿道感染用藥)的病人,也較易曬傷。

水邊、沙灘或雪地因為反射,陽光的殺傷力更強。海拔高的地方也因空氣較稀薄,阻擋陽光較少,因此你不得不防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嬰兒和小孩比成人易曬傷。一方面因皮膚較細,陽光較易穿透,另一方面,小孩皮膚含水較多,導熱較快。而且,曬傷後復原能力也不如成人。更可怕的是,小孩暴露陽光可能造成細胞永久的改變,埋下日後皮膚癌的危險。

澳洲政府擔心兒童得皮膚癌,全國推行勸導兒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避免曝曬於陽光下。

除了皮膚的症狀外,過度的曝曬,也造成一些人發燒、冷顫。皮膚科醫師劉紹毅表示,這樣的例子少見,但是病人心臟血管系統的問題會先出現。 

避免曬傷的最好方法 

除了穿戴長袖衣服和帽子,或撐陽傘外,別忘了出門前半小時先擦防曬品,讓防曬成分先在皮膚形成保護膜,並依防曬係數不同,定時補擦。

太陽眼鏡也是出門必備,暴露陽光時間增加會提高眼睛得白內障的機會。

避免於早上10點至下午2點,陽光最強的時候在戶外。即使陰天,也需防曬。

除了陽光,許多室內用的鹵素燈如展示燈,或是霓虹燈,也是紫外線的來源,應儘量避免直接暴露。 

防曬油只是延後曬傷 

不過,劉紹毅醫師提醒,擦防曬油只是延後曬傷的時間,並不是擦了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曬太陽。美國就曾經因倡導擦防曬油預防皮膚癌的廣告,誤導民眾以為一擦就沒事,結果非但沒有降低皮膚癌的發生,卻增加曬傷的機率。

你還可以這樣做

曬太陽過久,易產生脫水,因此活動中活動後都需補充大量水分。

為了避免曬傷更嚴重,結束戶外活動時可先用毛巾或冰袋濕敷,除了可先替皮膚補充水分外,低溫也可減緩發炎反應。

保濕降溫後,可以擦鎮定皮膚的保養品。現在已有含甘草、燕麥、蘆薈等鎮定成分的曬後保養品上市。

若是有輕度的刺痛,也可在家服用普拿疼。

嘴唇也可以如冬天的保養方法,擦上含防曬成分的護唇膏,預防進一步乾裂。

你不可以這樣做

不要隨便塗抹家中常備的凡士林、藥膏或含酒精的化妝水。劉紹毅解釋,這些藥品也許會帶來一時滋潤或涼快的感覺,暫時解除症狀,卻無法改善發炎。

例如,若是未先保濕就擦凡士林,皮膚可能更乾燥,而擦酒精也會刺激已經受傷的皮膚。若是有傷口,隨便塗抹還可能造成感染。

該就醫了

1.若是有下列任何狀況一定要就醫:皮膚有傷口、刺痛不已、長水泡、發燒。

2.若是有下列任何脫水的情形,立刻上醫院急診:神智不清、幾乎沒有排尿、眼睛凹陷、皮膚鬆弛起皺、口舌極度乾燥。

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手相、保健康 - 照護線上

 學會基本區分「雞眼、繭、疣」-圖解健康-康健名家觀點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雅琳阿姨 的頭像
    雅琳阿姨

    雅琳阿姨部落格

    雅琳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