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:請老師無論傷口大小都要跟我說;給導師建議:如果是他人或學校設備引起,建議放學前要先電話知會家長
、 家長群怎麼看走廊奔跑受罰 小一聯盟 、家長對導師的誤會 小一聯盟 、 蔡詩芸愛塗鴉 要聯絡家長?不聯絡家長?要聯絡家長??FB
而line在這兩年的親師間普及,也是拜疫情關係(家中線上學習)。
孩子不就該是這樣追趕跑跳?只是大人(校方)擔心著大人(家長)的擔心,阿姨也就違背自己小時候成長印記,擦藥的時候叫小祖宗們別在東門(市區型學校,又工程因素)玩追逐(鬼抓人、紅綠燈、傳染病)遊戲。
上課前要聽老師指示,肥皂洗手後再入教室喔!

我打開人工皮,是不可思議的附圖一,打給媽媽,請媽媽去外科縫合(週四在家撞到的,媽媽想人工皮貼貼自癒就好。在10/5碰到導師,縫了七針呢!)
圖二:週五經學生通報,有人玩蛇板在晨希館斜坡道,痛到無法站立,一到現場,是右胸、右腰挫撞傷,處理後知會父親、導師除了外傷處置,也告知在下課時間、地點玩蛇板對自己、對他人都不是好的遊戲工具。
圖四,媽媽打電話來,說兒子回家後說,眼睛異物進入,阿姨用一種不知道的水沖眼睛就好了,那是什麼呢?(在做這動作,我都會說,阿姨用生理食鹽水先沖一下,有東西跑進去不要揉,眼睛閉上,找同學幫你找大人幫忙)。
所以,今天有下列幾項想跟家長宣導:

也請家長正面看待孩子成長中跑跳難免會受傷,不要一受傷就興師問罪導師或校護,我們也是很害怕學生在校受傷…!(所以因他人或設備引起,我乾脆拍照給導師,導師也不用頭痛描訴傷口大小)。
現代的孩子,缺乏的是「適應」與「自信」,但某方面又是自大的會跟老師或同學講反話酸話,引起同學間的紛爭,而家長應該放寬心在旁傾聽、有惡意的霸凌才需請老師介入,校園也是讓我們慢慢學習「社會化」的環境,你不可能未來碰到不對盤的同事或老闆叫對方走路,這在親子關係文章太多故事了。
小小傷請健康小天使善用班級保健箱,就像醫療分級制度,不然大醫院會被塞爆,耽誤大病評估與治療品質

市區學校,若遇到工程,總是壓縮孩子們的活動空間,下課加上維護安全的糾察隊吆喝。

小一女哭的四肢僵硬,問她可以回教室嗎?她說教室在二樓怎麼上去?
阿姨:那志工爸爸背妳上去好不好?
小一女:點頭。彷彿爺背孫…
(第五張圖)。
其實一般這種外傷我是不會電告家長,但敏感孩子一般也來自敏感家長,忙完一票傷病孩子後,我除了傳照片給導師也打給家長說明一下(疼痛未改善或外觀變腫還是要進一步就醫、因肉眼無法知道有無骨裂或輕微骨折)。
剛老爺說回到教室放下來就小跑進教室,剛line 導師,回到教室就沒哭了,家長還好。


1100422 FB

1100508 FB 看了第三集「火神的眼淚」,一幕媽媽因為孩子在公園膝蓋擦傷就叫救護車,還指使救護員車速快一點
,導致車禍⋯⋯。
讓我想到前幾天發生的兩個頭部挫傷的案例,第一個在電話裡的爸爸,急促緊張要我馬上叫119送醫院,我告訴他,孩子目前外觀與徵象...,我先冰敷在校觀察,若不放心爸爸可帶孩子就醫...,說明我的評估後爸爸終於靜下心,讓孩子返回教室繼續觀察。
第二個案例是:走路不好好正常走,自己倒退走重心不穩,往後跌躺在走廊,在旁看到的體育老師要其他學生來通報,我拿著冰敷袋與急救箱(志工爸爸幫我提)飛奔由通報學生帶領我們跑,走廊隨叫一位糾察隊請她去學務處找老師到健康中心顧一下。
到現場,通報的老師不敢移動他(還不知道怎麼躺在走廊),哇,後腦勺一個5x4雞蛋大的血腫,湊上冰敷袋先冰敷,高年級大男生哭的淚眼汪汪,評估後,慢慢將他扶起回到健康中心。
同樣通知爸爸、爸爸是出奇冷靜,(是我的孩子,我也只是冰敷觀察,但腫成這樣,換我拜託口語),我請爸爸撥空到校帶至就醫(起碼學校有通知就醫紀錄,因我無法預測發展的診斷結果,後來導師追蹤急診醫師也如預料告知爸爸返家繼續觀察)。
家長的緊張擔心我們可以理解,但請尊重我們當下的評估,切切不能濫用救護資源,我們也很戒慎恐懼的面對(也怕被投訴),有些該啟動119,我們也是請家長直接在急診跟我們會合。
恐龍家長遲早把小孩害死^
1101101 男童嬉戲相撞臉骨折 家長控校方疏失
1100330 FB 昨要去總務處,經過一年級,看低年級老師加快每個動作,因爲午餐、刷牙、整理書包,像打仗似的就要放學了⋯⋯,而這個就是低年級導師的日常。
家長:請老師無論傷口大小都要跟我說...。護理師雅琳阿姨:我們應該不能剝奪孩子訓練口述與機會教育的機會 。老師也不是算命仙,新生參觀健康中心已說明受傷與生病要告訴老師並至健康中心處理。 FB
親愛的家長: 老師不是算命仙,學生沒說,當然爾就不知(在校受傷要跟同伴同學說,避免上課老師找不到學生而廣播));校護阿姨沒有超級X光電眼也不是超級小題大作,拉傷?扭傷?骨折?
1091104感謝一起維護學童健康與安全 FB
1091124走過急診,在東門待了快22年,你會發現家長對於學生外傷的反應,一年比一年「放大鏡的捨不得」,看我從某個社團擷取如下圖畫面就知。給導師建議:如果是他人或學校設備引起,建議放學前要先電話知會家長..導師累積經驗 FB
小孩在學校碰碰撞撞當然是常有的事,但是、教導孩子們注意安全,做到保護自己、也保護別人,就是我們在教育上必須要給予的觀念與訓練。請點我
1091215 F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