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肥皂洗手-濕洗手比乾洗手重要,周邊無洗手設備才噴酒精 校網 續補充前後門警衛室酒精 FB
1100907 FB 109學年學期間吹冷氣,我就將前、後出入健康中心的門,綁線以磚頭固定門後,開2/3,也不讓學生碰門把 校網
#勤肥皂洗手-濕洗手比乾洗手重要,周邊無洗手設備才噴酒精(不然還沒保護自己就把自己的手毀了)。謝謝新生導師指導正確洗手步驟 FB
1120105新竹市東門國小健體領域會議
防疫大作戰~濕洗手比乾洗手重要
只要有機會接觸到自己或他人的眼鼻口,就需要洗手。(若暫時不便洗,則需注意不要碰自己的口、鼻、眼)。用乾淨毛巾或是擦手紙把手擦乾:應優先使用擦手紙,其次使用毛巾,因毛巾容易潛藏細菌,易將洗淨的雙手沾上細菌。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,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,避免剛洗淨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。此外絕對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或擦手紙。隨時「保持雙手清潔」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。不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、進出公共場所,很容易讓雙手接觸到環境中的流感病毒,洗手過程中,可藉由肥皂和沖水將病毒帶走,不僅為自己多一份健康保障,也能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。
「手部衛生 5 時機」概念整合入醫療照護工作者的常規工作流程中,重點:1.只要預期會接觸病人就要洗手。2.洗手後接觸病人週遭環境,再接觸到同一病人不需要再次洗手。
依據 WHO 手部衛生指引,醫療工作中有 5 個時機,需落實手部衛生,以避免致病菌藉由我們的手在醫病及環境間交叉散播。手部衛生 5 時機,包括:「2 個」洗手時機發生在接觸或執行照護活動「之前」,目的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傳遞給病人的風險;「3 個」洗手時機發生在接觸或暴露病人體液風險「之後」,目的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傳遞給醫療人員和照護區的風險。若接觸其他物品屬於清潔/無菌操作技術的一部份,中間不需再洗手。
雅琳阿姨洗手時機在接觸或暴露病人體液風險「之後」必須洗手,如處理傷病時,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、碰觸到傷口、鼻涕...等即立刻洗手。
酒精性乾洗手液設備安全性考量考量酒精性乾洗手液屬可燃性物質,須將其置放於遠離電源、高溫或可燃之處
肥皂水消滅新冠病毒勤洗手防疫不二法門【發現科學】 請點影片中 在 YouTube 上觀看
龍泉國小 防疫用餐指引~ 防疫隔板來了
1100311 請加強腸病毒、校園常見傳染病預防宣導FB
1100407抗旱洗手健康中心 FB
1100830 昨天剛好看的這個片段新聞、分流、隔板(潔牙含氟也講到)。所以去頭去尾保留下面影片上傳。(源自TVBS) CDC:台大感控 漂白水1:100、肥皂洗手如何殺死病毒?、閱讀更多 FB
班級漂白水執行漂白水消毒,導師或健康小天使一人戴家用手套(環保可重複使用)、幫忙擰乾全班每人一條自己的抹布,個別擦自己桌椅、值日生擦好公共區域(警戒前是每天至少一次,8/17教育部防疫指引已改2-3次;8/24公文竹市一天至少一次、8/31市府新聞一天兩次)
請指導學生珍惜水資源,洗手時記得:別將水量轉到最大、搓揉手部時,先關掉水龍頭、勿塗抹過多肥皂。洗手水或刷牙水可沖馬桶、或澆花,請看健康中心示範圖。用肥皂搓手時間20秒:用肥皂搓洗手掌、手背、指隙、指背、拇指、指尖與手腕,洗手搓的時間至少約需20秒,大約是唱完兩首生日歌的時間,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。FB
珍惜水資源,洗手時記得:別將水量轉到最大、搓揉手部時,先關掉水龍頭、勿塗抹過多肥皂;洗手水或刷牙水可沖馬桶、或澆花,請看健康中心示範圖
衛生組週報:請各班自備洗手肥皂,公共區域以及廁所衛生組會補充放置肥皂使用,如需要網袋請至學務處領取。
衛福部:維持肥皂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、人潮擁擠場所密閉場所務必戴口罩、八大類場所戴口罩、打噴嚏摀口鼻等衛生防疫好習慣喔!
留言列表